影响锻件余热淬火后力学性能的因素很多,包括加热温度、锻造变形温度(初锻)、终锻温度、变形量、变形速度、终锻后至淬火前的停留时间、淬火介质和回火温度等等。
下面,主要了解铝合金精锻件锻后停留时间对锻件余热淬火力学性能的影响。锻件在锻造成形后要切边和校正,故必须停留一段时间才能淬火,停留时间越短,则保留形变强化效果越多。 但锻后停留时间对锻件力学性能的影响较为复杂,与奥氏体化加热温度和变形温度有关。 如果不要求锻件的余热淬火能提高钢的强韧性,而只希望得到的性能不低于普通调质水平,则可延长锻造后的停留时间,因此 锻件的余热淬火也可用于自由锻件。
终锻后淬火前停留时间对力学性能的影响随着锻件材质和锻造工艺而不同。碳钢在锻造过程中动态回复和动态再结晶就会完成,锻后停留不仅会发生再结晶,甚至会聚集再结晶,因此锻后应尽快淬火;对于合金钢,特别是形变温度较低、形变量较小时,不易发生再结晶,锻后适当停留会形成有利于提高强度的多边化结构,从而获得高强度和韧性配合。当停留时间过长会使锻件强度下降。总之终锻至淬火的停留时间要根据对锻件性能要求的具体情况而定,一般不宜长。可以通过试验,找到合适的锻后停留时间。